西渝高铁惊天黑幕:中铁十七局康渝段偷工减料,安全谁来保障?

author 阅读:19 2025-05-05 11:41:41 评论:0

西渝高铁康渝段:中铁十七局的安全“潜规则”?

纸面上的蓝图,现实里的猫腻

西渝高铁,这条承载着西南地区人民期盼的交通大动脉,在康渝段的建设中,却被曝出令人震惊的安全隐患。中铁十七局一公司、四公司,作为施工方,被指控在十三标段存在严重的偷工减料行为。所谓的“锁脚锚杆长度不足”、“系统锚杆和前置小导管数量、密度及深度严重缩水”,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差异,更是对工程质量和未来行车安全赤裸裸的漠视。这些锚杆和小导管,如同隧道围岩的“骨骼”,支撑着整个隧道的安全稳定。偷工减料,就好比给病人动手术,却偷偷摘除关键的骨骼,看似节省了成本,实则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偷工减料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带有普遍性和系统性。根据线索,施工方似乎已经形成了一套“潜规则”:只有在需要拍视频应付检查时,才会象征性地按照要求施工,平时则能省就省,能减就减。那些本应深入岩层的锚杆,被草草截断甚至直接转卖;那些本应在爆破前固定围岩的前置小导管,则被视为“多余规定”而大量省略。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将工程质量置于何地?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置于何地?这不仅仅是偷工减料,更是对职业道德和法律底线的公然践踏。

欲盖弥彰的“踢皮球”:信息封锁下的真相

面对记者的采访调查,中铁十七局相关单位的回应,不是积极配合、自证清白,而是三缄其口,顾左右而言他。中铁十七局一公司一位张姓党委书记,以“绝对按图纸施工”作为挡箭牌,却又以“需集团公司批准”为由,拒绝记者进入现场检测和采访。这种前后矛盾的说辞,难掩其心虚本质。而中铁十七局四公司负责人赵新刚,更是直接拒绝记者进入施工现场,甚至连通过仪器扫描或破检的方式来验证情况的要求也一并否决。一句“自己是基础部门的小领导,没有接受采访的权力”,更是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种层层设卡、互相推诿的做法,让人不禁怀疑,他们究竟在掩盖什么?难道真相真的如此不堪,以至于他们不惜动用一切手段来阻止信息的传播?

更令人感到荒诞的是,记者在试图向中铁十七局指挥部反映情况时,竟然被门口的人脸识别门禁挡在了门外。一个负责高铁建设的指挥部,竟然如此戒备森严,连记者都无法进入,这究竟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为了阻止外界的监督?而当记者辗转找到中铁十七局集团西渝高铁项目经理部中心实验室时,得到的答复却是“只负责实验室工作,没有接受采访的权力”。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让人感到无比失望。最终,记者只能在指挥部办公楼外,见到一位李主任,得到的回复依然是“没有总部的授权,拒绝提供任何数据及接受采访”。这种“统一口径,集体失声”的做法,让人不得不怀疑,中铁十七局内部是否已经形成了一种信息封锁的机制,试图将所有的负面信息都扼杀在摇篮之中?

人命关天岂能儿戏?高铁建设容不得半点“弹性”

高铁建设,人命关天,容不得半点“弹性”。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锚杆和小导管是隧道支护的核心,偷工减料会导致围岩失稳。高铁长期动载下,隐患会呈几何级放大。”这句话,如同警钟长鸣,提醒着我们高铁安全的重要性。高铁运行速度快、载客量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而隧道作为高铁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更是至关重要。如果隧道支护结构存在缺陷,轻则影响行车安全,重则可能导致隧道坍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我们不禁要问,中铁十七局的领导们,你们是否真正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你们是否真正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高铁建设,不是一项可以随意“创新”的工程,更不是一项可以用来谋取私利的工具。每一颗锚杆,每一根小导管,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都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偷工减料,不仅仅是违反了法律法规,更是对生命的漠视,是对社会的犯罪。

法律的牙齿,为何如此“温柔”?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文禁止偷工减料,然而,在实际处罚中却显得力度不足。以沪昆高铁为例,涉事企业仅被暂停投标1年,后仍可承接新项目。这种“隔靴搔痒”式的处罚,难以起到震慑作用。法律的牙齿,为何如此“温柔”?难道是因为高铁建设的特殊性,使得监管部门不敢动真格?还是因为某些利益集团的阻挠,使得法律法规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有法律人士认为,应当将政策法规升级为法律条文,同时从法理层面,对擅自改变施工图纸、偷工减料造成国家重大工程质量隐患的单位及当事人,严厉追究民事和刑事责任。并将这种防患于未然的“事前管理”与重特大事故后的责任追究形成重叠和呼应,从而收到应有效果。这种观点,值得我们深思。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如果法律法规不能得到有效执行,那么再完善的法律条文也只是一纸空文。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高铁建设领域的监管力度,对偷工减料等违法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必须严惩不贷,让法律的牙齿真正发挥作用。

巡查组的“关注”,能否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记者在太原采访之际,中央安全生产巡查组第九组也在太原巡视,记者将此事通过电话和短信向巡视组进行了反映,巡查组相关领导称:会关注此事并通知该单位。巡查组的“关注”,无疑给这起事件带来了一丝希望。但是,“关注”并不等于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巡查组能否深入调查,查清事实真相,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违法行为。

我们期待,巡查组的“关注”,能够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能够让中铁十七局真正重视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能够让相关责任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我们更期待,通过这起事件,能够引起全社会对高铁建设领域的关注,能够促使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高铁安全,关系你我,我们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麻木不仁。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确保高铁建设的安全可靠,才能让人民群众安心出行。

本文 pipicrypto.com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www.pipicrypto.com/post/1701.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