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崩盘启示录:投机、稳定币、DePIN与代币经济末日?

author 阅读:21 2025-04-18 09:19:38 评论:0

加密货币寒冬:一场价值重构的炼狱?

投机:加密货币的原罪与宿命

加密货币的核心价值主张,在我看来,始终未能摆脱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它本质上仍然是一个投机市场。将区块链比作“货币/资产领域的互联网”?这未免过于乐观。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播,但信息本身并非天生就是投机工具。而加密货币,从诞生之初就被贴上了“升值”、“暴富”的标签,这才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Joel John 认为投机活动仍然是行业最主要的应用场景,这话说得相当直白。说白了,加密货币的底层技术再怎么炫酷,智能合约再怎么创新,最终都服务于一个目的:炒作。DeFi 的借贷、衍生品,这些都是建立在投机基础上的二级应用。没有了价格波动,谁会去借贷?谁会去玩合约?那些高喊着“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的,要么是天真的信徒,要么是等着割韭菜的镰刀。

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理想,在这种投机氛围下,显得格外讽刺。一个由投机驱动的市场,最终只会滋生更多的操纵和欺诈。庄家拉盘、空气币横行、内幕交易屡禁不止,这些乱象早已是加密货币的常态。指望用技术手段解决人性贪婪的问题,无异于缘木求鱼。

所以,与其美化加密货币的未来,不如正视它的本质:这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投机市场。如果你想参与,请务必做好血本无归的准备。

稳定币:美元霸权的延伸还是金融科技的幻觉?

Circle 提交 IPO 申请,这或许是稳定币赛道阶段性顶峰的信号?我对此持怀疑态度。稳定币,说白了就是披着加密货币外衣的美元。它的价值锚定美元,它的流通依赖美元,它的监管受制于美元。所谓的“去中心化金融”,在这种架构下,变成了一种彻头彻尾的伪命题。

作者认为利率下调会成为影响该领域的另一张多米诺骨牌,我赞同这个观点。稳定币的收益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货币政策。一旦利率下降,稳定币的吸引力将大大降低。更何况,稳定币还面临着监管的巨大不确定性。各国政府都在试图加强对稳定币的监管,甚至推出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在这种夹击之下,稳定币的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Joel John 提到,非硅谷出身的创始人应该关注地域性金融科技应用,而不是“出口”美元。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试图挑战美元霸权,无异于以卵击石。与其在巨头的阴影下苟延残喘,不如立足本土,寻找差异化的机会。

但即便如此,我对稳定币的未来仍然感到悲观。它既无法真正实现去中心化,又无法摆脱美元的控制。它就像一个美丽的幻觉,随时可能破灭。那些指望靠稳定币实现财富自由的人,最终只会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精心设计的金融陷阱里。

稳定币的下一个重大机遇不会那么火爆? 这几乎是肯定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被监管,而且是会被高度监管的金融产品,除非有国家级的信用背书(例如USDT),否则很难想像有其他“稳定币”能够突出重围。

DePIN: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DePIN(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s,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这个概念听起来很美好: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让用户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DePIN 赛道“理论上应该炙手可热”,这话说得没错。但问题在于,理论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服务水平协议(SLA)和大型人工智能项目所需的规模,这两个因素决定了 DePIN 的发展注定充满挑战。

作者认为,真正的投资机会将集中在那些能创造约 1 亿美元以上需求端收入的网络。我对此表示怀疑。DePIN 的核心问题在于,它很难在保证去中心化的同时,实现规模化。一个需要依赖私募股权基金或对冲基金才能维持运营的“去中心化”网络,还有什么意义?

Joel John 坦言,他还没有看到哪个基于代币的网络能够扩展到这种程度(并保持可靠运营)。这几乎是 DePIN 领域公开的秘密。很多 DePIN 项目,打着“去中心化”的旗号,实际上仍然由中心化的团队控制。代币持有者并没有真正的决策权,所谓的“治理”也只是走过场。

更糟糕的是,即使 DePIN 网络能够实现规模化,大部分收入也不会触及代币体系。这意味着,代币持有者无法真正分享到 DePIN 带来的收益。这种模式,和传统的中心化商业模式又有什么区别?

DePIN 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它需要解决技术、经济、治理等多方面的难题。如果无法克服这些挑战,DePIN 最终只会沦为又一个昙花一现的概念。

代币经济:是创新还是庞氏骗局?

代币经济,这个词汇在加密货币领域无处不在。项目方发行代币,用户购买代币,代币价格上涨,大家一起发财。这听起来很美好,但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作者指出,我们之所以开始关注代币与收入的关系,源于两大根本性转变:一是“后 pump.fun”时代,代币估值溢价荡然无存;二是股票及外汇市场的波动性不亚于加密货币,导致加密货币市场的边际买盘彻底枯竭。

“后 pump.fun”时代,意味着散户不再盲目追捧垃圾代币。他们开始关注项目的实际价值,关注代币是否能带来真正的收益。这是一个好的迹象,但并不意味着代币经济就此走向正轨。

加密货币市场的边际买盘枯竭,这是一个更令人担忧的信号。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新的资金入场,代币价格将难以维持。而加密货币市场,一直以来都依赖于“后来者”的资金来支撑。这种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庞氏骗局。

Joel John 认为,项目方真正需要担忧营收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于流动性基金而言,值得配置的资产仅有约 50 个能产生营收的代币,而其中具备实质增长潜力的,可能还不到 30 个。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代币,最终都会归零。只有少数真正有价值的项目,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代币经济就是一无是处。它仍然是一种有潜力的融资方式,一种激励用户参与的方式。

关键在于,项目方需要真正创造价值,而不是仅仅依靠炒作和营销。代币经济需要回归理性,回归价值。否则,它最终只会沦为一场零和游戏,让大多数参与者血本无归。

本文 pipicrypto.com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www.pipicrypto.com/post/1682.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